本網頁的關鍵詞 (Wikipedia)

和食膳御逸品

茶具的選擇與搭配的方法

     將近一年前,有位朋友邀請筆者參加台灣的茶會。就從事傳統和食器的設計及修繕的筆者而言,能夠獲得參與認識台灣茶室文化的機會,有助於對照兩地茶飲發展史,也可以理解其中的美意識。茶會當天,接收到有關茶具修繕的一些詢問,就開始摸索適合台灣茶具的修繕法該如何。後來,陸續接到修理的委託,自然而然歸納了茶壺底與茶壺蓋的破損傾向,因此對於茶具的選擇與搭配的方法上產生了好奇。面對茶道具的妙趣,乃是將所累積的修繕知識反映到器皿的設計並調節材質關係,提高實用關係而降低其破損率。近世茶人之所以同時擔任茶具的設計、創作以及修繕,並不是沒有理由的。
    台灣與日本,同樣接受了中國的茶飲慣習並發展出各自喜好的茶室文化。就日本而言,以禪修中所謂「刪除不必要」作為基本原理,以茶室內外的人、事、物視為追究簡潔的辯證關係,早在十六世紀就完成了這「非日常」的藝文空間。相對地,台灣的茶室是以延伸於桌面品茶的「日常」作為前提,先從家具的擺置進而講究茶具的搭配法。
《清香流動:品茶的遊戲》的作者解致璋說到 :「品茶的空間設計以家具為主,花木為輔」。這恰好對應著茶室內未運用「家具」概念的日本。日本的茶人,在茶室內始終關注人與物、事與物之間的實用關係與其效率而定律化。至於台灣的茶人,如同衣櫃前選服裝一般,先選擇墊在桌面的茶巾,再依個人的美感將茶具自由選擇並擺置。因此解致璋有接著說 :「茶席隨著桌面的條件設計、調整,十分靈活,不是一成不變的,它的美感可以是千變萬化的」。
解致璋《清香流動:品茶的遊戲》中 "茶具的選擇與搭配" 一節
    無論台灣或日本,茶室中同樣沒有絲毫會干擾心靜的雜音,然而假設有疲憊的旅人,他應該會選擇踏進台灣的茶室。因為日本的茶室,必須先把身心調節為正式的風貌。關於這一點,可活用民俗學者柳田國男(YANAGIDA Kunio : 1875-1962)所提出的:日本社會中「(HARE)」和「褻(KE)」,此一「非日常與日常」的範疇。台灣的茶室所預設的,乃是「日常 (世間)」該存有的怡然自得的文人風貌。因此,自由律俳句家荻原井泉水(OGIWARA Seisensui : 1884-1976) 曾有批評 : 日本的「一般茶道中所教導的『御作法』僅適用於『御茶室』內,如果將它落實於『世間』,就完全不會產生什麼意義。」正因為如此,以下嘗試將日本茶人所推行的「御作法」落實於台灣的茶室文化之上。那麼,也許可以實現介於「日常與非日常」的文藝交流。
水屋的工作 (圖片:日本茶道塾HP)
    日本的茶室外側,通常有設置「水屋(Mizuya)」,此為清洗並收納茶具的空間。水屋的主結構,不例外地由軟質木材組成,並在水槽上鋪滿細竹竿,避免漆器、陶器、瓷器、銅器、鐵器等材質的器皿受損。這就像為了保護鐵釜,釜蓋的材質選擇以銅為主一般,從茶室的外側考量器具之間的接觸情況。例如,放置鐵釜的釜敷不例外地選擇木製;陶瓷製水桶上通常選擇不易腐敗又比水桶還軟質的檜木蓋。由此觀之,台灣的茶具選擇與搭配上似乎有調節的餘地。例如,台灣茶藝上所使用的,承接淋壺熱水的「壺承」,它是墊在茶壺下方的容器,如果茶壺選擇陶器,那麼不該使用比該茶壺硬質的壺承。筆者認為,台灣茶道上最常見的宜興紫砂壺,最好搭配木製拭漆塗的壺承。因為天然漆器不僅撥水性很高,而且在此所謂「拭漆(Fukiurushi)」並不像有鏡面處理的漆器,不太會容易產生摩擦痕而能夠保護陶壺,事後的修繕也容易。同樣地,「蓋置」的材質,也可以考慮使用搭配拭漆器,或不上釉又低溫燃燒的軟質陶器。台灣的茶道上,因為優先考慮降低壺蓋吸附蓋置的雜味,所以往往被選擇玉石等硬質材料。然而,倘若蓋置的硬度過於壺蓋,則難免會提高壺蓋內側的破損率。
筆者試作的木製漆器壺承 (圖片:小隱堤供)
    參與前述的茶會不久,筆者拿到側面有一條裂縫的宜興紫茶壺。就僅一條裂縫的情形而言,通常在裂縫處灌入生漆就可,但茶壺主人向筆者詢問在裂縫上補釘――鎹止(Kasugai Dome)。當時,筆者以「刪除不必要」而建議 : 僅一條裂處,並無打鎹止之必要。然而,後來意會主人欲把裂痕轉換為「裝飾」,筆者反而接受了這需求。因為理解到台灣的茶室內,個人的美意識凌駕於事物的實用性、甚至茶具的材質關係。雖然,台日兩地都有說「茶禪一味」,但可以說其中存有的差異,就是來自與「日常」之間的距離所構成的美意識。
筆者所補釘(鎹止)的宜興茶壺
參考: 自由時報,日人戶倉恆信 教授大家茶具選擇與搭配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